從單身寫到結婚,再從結婚寫到當媽,我喜歡紀錄,也會繼續紀錄.....

愛,超越一切

2009022417:27

愛,超越一切
徐振義

有一位年輕的神學生,剛剛從神學院畢業,第一次主持婚禮。他雖然把所有要講的話都背下來,可是仍然害怕到時候會忘記。於是就去請教他神學院的教授,希望得到一些幫助。教授的建議是:「如果你真的忘記了你該說什麼,就講你馬上想到的一節經文!」
到了婚禮的那天,一切似乎都進行得很順利,只是到最後祝福禱告時,年輕的神學生忘記了預先想好的禱詞。他想起了教授的建議,腦子里馬上想到一處經文,就大聲的念出來:「主阿!赦免他們吧!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!」

這當然是一個笑話!可是,我們所做的我們真的知道嗎?婚姻的基礎是彼此相愛?可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彼此相愛呢?我們都需要不斷肯定我們的愛,因為彼此相愛是出於神的命令,是婚姻穩固的基礎,是家庭幸福的保障。
關於愛,沒有比哥林多前書13章更完美、更透徹和更合適的經文。從來沒有一個人這樣直接了當的描寫愛,超越的談論愛,充滿熱情的高舉愛。保羅說,「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!」
在1-3節中,保羅告訴我們真正的愛超越一切,從神而來,就是神本身。當然,保羅在這裡是針對歌林多人的問題,指出他們所追求的比起基督的愛來講,算不得什麼。歌林多人追求什麼呢?他們熱衷於神秘的體驗,全備的知識以及宗教的熱心,卻忽略了從神而來的愛。
接著,好像是為了回答他們可能的質問:如果我們所做的這一切都不是愛,什麼才叫愛呢?保羅寫下了4-8節,這是一首千古傳唱,刻骨銘心,愛的詩篇。這愛的詩篇是寫給天下所有的丈夫與妻子,父母與孩子,甚至教會中的弟兄與姊妹。
在這四節的經文中,保羅用動詞來描寫愛,因為愛不是說說而已的,一定包含行動。而且這些行動都是持續性的,好像要成為我們的習慣。因為愛就是耶穌所活出來的生命,超越一切,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。
接下來,我們要從愛的超越性的三個方面,來思想一些可行的原則。

愛超越道理的爭執
我跟我太太從小就是鄰居,她住在我家樓上。在大學畢業以後,我們都回到家鄉,因為彼此家庭的認識,我們很快就走到了一起。我們之間有很好的感情,所以,我對婚姻生活充滿信心。
我們很快就結婚了,但是一旦進入婚姻生活,我發現因著我們家庭背景、思想方式和生活習慣的不同,有許多的難處。爭吵總是難免的。有時候,已經半夜了,還在吵過不停,我就說:「好了,好了,我不跟你爭了,算我輸了好嗎?」但是她卻不願意,回答說:「你這樣是不負責任,並不是心甘情願的!」所以就繼續的吵,有時候甚至是通宵的吵架。很多時候,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,比如,穿過的衣服應該在洗的時候清理荷包呢?還是在放在洗衣筐之前呢?
在爭執中因為氣頭上,難免說一些傷害對方的話。這些話又成為下一次爭吵的理由。在那一段時間裡面我們都非常痛苦,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爭吵實在沒有什麼意義,但沒有辦法彼此忍耐。
「恆久忍耐」聖經這裡的意思不是咬牙堅持,壓抑自己,默不作聲。而是對別人的寬容、接納和理解,尤其表現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間有忍耐的態度。
而「恩慈」就是溫柔的意思,是以積極的態度回應別人。如果說「恆久忍耐」是消極的寬容,「恩慈」就是積極的回應,他們相輔相成,彼此呼應,是我們面對難處時的正確態度。
哥林多人分黨結派,喜歡辯論,甚至爭訟上法庭。保羅再一次提醒我們愛超越道理的爭執。因為無端的爭執、無謂的辯論和無情的爭吵只會破壞彼此的關係,失去基督的見證並帶來教會的分裂。
耶穌所活出的就是這樣的生命。聖經上說「祂不暄嚷,不揚聲,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。壓傷的蘆葦,他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。」
愛超越道理就是為著愛的緣故,情願沒有面子;愛超越道理就是為著合一的緣故,願意放棄己見;愛超越道理就是為著對方的緣故,情願輸掉辯論。
因者領悟和操練這樣的真理,我跟太太的關係也改善許多,現在我們爭吵的頻率也大大的降低了。
要做到真正的彼此相愛,我們必須明白愛超越道理的爭執!

愛超越自我的中心
有一對夫婦,丈夫是一個很專橫的人,結婚以後,他給自己的太太約法三章,定了很多的歸條,要太太每天都按照他寫的來執行。這些規章中甚至規定,太太什麼時候必須起床,什麼時候要為丈夫準備好早餐,什麼時候要完成清掃的工作等等。
過了幾年,這位丈夫去世了。不久,這位太太又愛上了一個人,並跟他結了婚。她的新丈夫非常愛她,做許多事討太太的歡心,也常常懂得欣賞太太所做的一切。有一天,太太打掃房間的時候,在抽屜裏發現了她從前的丈夫所寫的那些歸條。她非常吃驚的發現,雖然現在的丈夫沒有給任何的規條,她現在為這個丈夫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她從前的丈夫所規定的。
她所作的事情沒有絲毫的改變,可是她的感受竟然完全不同。
在接下來的4節下半和5節中,聖經用七個否定來表明愛不是什麼。最根本的意思就是表明愛不以自我為中心,「嫉妒,自誇、張狂和作害羞的事」是出於病態的感受,來自內心的黑暗,滿足自己的慾望。相反的,聖經要我們離棄這樣的自我中心,接納別人,謙卑自己並且活在光明中。「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」是針對與他人的關係,敏感於他人的需要,饒恕他人的過犯。
在哥林多的教會裏,人人憎惡別人的成功、蒙福或恩賜,對於自己的一切均感不滿,大家爭奪更多的機會、尊敬和褒揚。而保羅大聲的呼籲:愛不以自我為中心!
以自我為中心的「愛」並不是真正的愛,更多的時候是加給別人的重擔,是給他人帶來痛苦的根源,也忽視別人真實的需要。
而真正的愛不是只照自己的方式,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只盡自己當盡的責任就夠了。而是願意傾聽對方的感受,了解對方情感的需要,分享自己心靈的感動。
當耶穌來到罪人的當中,祂不僅教導他們、醫治他們和訓練他們,祂也傾聽他們的心聲,體會他們的感受和滿足他們的需要。
超越自我中心的愛就是不以我做了什麼為滿足,而應該以「她真正的需要是什麼」為目標;就是不將我的意願強加給別人,而是體諒對方的軟弱;就是不勉強自己盡義務,而是以愛對方為出發點。愛就是在對方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。
我們已經看見,愛超越道理的爭執,更重要的,愛超越自我中心。

愛超越彼此的差異
我曾經在神學院遇到一位老姊妹,有非常感人的見證。她的先生是非常優秀的工程師,彼此的感情也很好,可是沒想到,在她先生四十多歲的時候突然中風,雖然後來治好了,卻只能以輪椅代步。
不僅如此,先生因為這件事情的打擊,性情大變,變成了一個驕傲、專橫和不講道理的人。他處處挑太太的毛病,怪太太沒有好好的照顧他,還成天吵著要跟太太離婚。他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狀況,有很多次,這位姊妹都下決心要離開先生。但是她總覺得先生沒有人照顧,非常可憐。
而且這時候姊妹信了主,成為基督徒,她自己是一位畫家,於是她靠著畫畫支撐這個家。不僅如此,她熱心追求,在教會中服事,四處傳福音。
她也從來沒有停止為先生禱告,她先生最後接受了耶穌,神聽了她的禱告,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時間,先生就去世了。你知道她為著這一天禱告了多久嗎?十四年。
「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」一方面表明愛不是盲目的縱容,不只是情感的表達,更不是情慾的滿足。另一方面,宣告真實的愛來自神的恩賜,受神話語的管教和約束,並且不會隨著時間、環境和感覺的改變而改變。
聖經接著用四個「凡事」「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」表明,面對多變的世界,面對彼此的不同,面對複雜的環境,要用寬容和忍耐的心來持守真愛。
因為我們很容易在變遷的環境中迷失自己,在彼此的差異中失去忍耐,在過多的重擔中放棄信念。愛超越彼此的差異就是接受對方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的,接納彼此的不同,不尋求改變對方,來符合自己的要求。也不在別人不能夠滿足我們的希望時,輕易放棄彼此的關係。
愛超越彼此的差異正是愛本來的意義,神愛世人,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,就是神超越祂與我們的差異。聖經上說,愛沒有比這更跟大的!
這就是愛超越的第三個方面,愛超越彼此的差異。

親愛的弟兄姊妹,神的話語告訴我們,愛超越一切,超越道理的爭執,超越自我為中心,也超越彼此的不同。此刻,願聖靈光照我們,我們是否真的活出基督的愛?我們是否真的在每天的生活中,實踐愛神愛人的命令?我們是否常常因為與人爭吵,忘記了愛心?我們是否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,傷害別人而不知道?我們是否因著彼此的不同,而失去忍耐和寬容?
你是否願意改變,從今天開始,活出以愛為最高原則的生命?